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鲜花(1762) 鸡蛋(0)
发表于 2024-1-9 23:2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            喝火令  ·  次韵玲珑
白雪邀梅酒,幽簧拂素琴。忘情深处胜天音。
岁序不黯魂梦,无奈苦难寻。

几度西江月,三更纸上吟。万般愁绪织高林。
看惯花飞,看惯月沉临,看惯世情如幻,何故扰人心。

附原玉:
喝火令. 一腔心事写弦音  词\玲珑
竹影摇花酒,霓裳伴玉琴。一腔心事写弦音。
应叠妙思无数,凭就好风寻。

淡淡西窗月,殷殷喜鹊吟。绿帘红帐密如林。
醉在青屏,醉在有人临。醉在锦弦声里,喜在两眉心。



鲜花鸡蛋

天残居士  在2024-1-10 12:36  送朵鲜花  并说: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,送朵鲜花鼓励一下
天残居士  在2024-1-10 12:36  送朵鲜花  并说: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,送朵鲜花鼓励一下
鲜花(2627) 鸡蛋(2)
发表于 2024-1-9 23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唱和和原玉,都精美。。。
鲜花(2627) 鸡蛋(2)
发表于 2024-1-9 23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欢迎新朋友~!

鲜花鸡蛋

天残居士  在2024-1-10 12:36  送朵鲜花  并说: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,送朵鲜花鼓励一下
鲜花(6783) 鸡蛋(4)
发表于 2024-1-10 09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欣赏飞鸿好唱和~~~
鲜花(6783) 鸡蛋(4)
发表于 2024-1-10 09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白雪邀梅酒,幽簧拂素琴----起句漂亮!
鲜花(93) 鸡蛋(0)
发表于 2024-1-10 09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==================
鲜花(1762) 鸡蛋(0)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1-10 11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童小洛 发表于 2024-1-9 23:56
唱和和原玉,都精美。。。

鲜花(1762) 鸡蛋(0)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1-10 11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江上飞鸿 于 2024-1-10 11:20 编辑

喝火令词牌的写作要求
    喝火令这个词牌范词中最全面的总结出十二字:“二仗一叠三枪一破一衬一应”,网上发现某人把三枪放在原“十字”前头,这是对范词认识的误区,三枪只是精彩的词尾不能作为本词的发端,顺序一定要遵循范词的准则,不能恶意簒改原创的知识权,由于喝火令它不是直叙的所以填起来困难难度加大,其次它的手法多样化,在词的艺术上创造出全新的境界,无论在宋朝还是史上影响之巨大,以宋词老大苏轼并称“苏黄”二人。

1,两仗:分别设在上、下句的发端,为什么要设在上下句的发端呢,无论是抒情还是绘景都能起到艺术性的效果,更能增加词的色彩,喝火令的两仗很重要的,列十二字之首,对仗工整目前常用:“门类对”、“词组结构相对”,所谓“门类对”指:门类相临近的字词互相通对,这类对由于易意重或合掌较适合初学者不说了,“词组结构相对”:指语法结构相同,例:“见晚”对“交疏”它是动形对动形这种结构叫“动补结构”,也是对仗中最派头的玩法。

2,一叠:指叠词,叠词多选用实字+虚字,这样选有什么好处:
(1)起突出强调作用
(2)避开了直接叙述,
(3),上文与下文衔接更加自然流畅。

3,三枪:也叫三叠是由三句复式结构的句子组成的,复式结构的句子用在词中什么意义,这是很多人都没听过的,没听过应用起来使句子生涩,它的意义:就是把结构不整齐的句子串联形成一句完整的句子,把词的观赏性、色彩性、艺术性提升到一个高度上的境界,任何词牌都不具备这境界的,既然是结构的句子就要讲究应用结构来相对,不是网上说的喝火令三枪只能是并列名词来摊破递进的,不是古人画只猫你就一辈子只画猫这是伪科学的,科学依据:只要是上、下结构相同的句子都能作递进的句子,至于三枪怎来造句,
G5详细介绍了不再来说。

4,一破一衬放在一起讲容易理解:
(1),一破:喝火令摊破的是词性,晓也星稀,晓也是叠词不能被摊破的,“星稀”这俩字摊破第一字“星”,“星”是名词范词摊破的是名词,摊破名词有什么意义:和它的闺怨词调有关的,情感愁苦排遣之后这时应放缓笔调写出无奈离别之情。
(2),一衬:指上片六言句与三叠六言衬句相衬,何谓相衬:动与静相衬等,上下相衬要求相对高的,派的玩法应是景情来相衬,并且有特殊要求“愁景衬乐情”反之也可,“乐景衬愁情”。

5,一应:修饰手法中有一种手法叫对应,范词中何谓对应:上、下合句“词性相同,意思相近”这八字解释下:“词性相同”:要求对仗,除第一字平仄应相反,剩下字词与偶句相同,“意思相近”:“上合句叙离、下合句也应叙离”也可“上合句叙合、下合句也应叙合”,这是对应手法的特点,必须遵循的。
前序把喝火令“二仗一叠三枪一破一衬一应”讲完,这十二字都概括在喝火令的词中,分析范词时阅读理解容易了许多,一块来欣赏黄庭坚的喝火令“见晚情如旧”。

一、起句:见晚情如旧,交疏分已深。(对仗)
仄仄平平仄句,平平仄仄平(五言律句)结构:212,212五言句式读法:二字领也叫二字读,例:“见晚”
    解析:起句作者是直接用了赋起手法(首仗),所谓赋:“平铺直叙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”何谓兴:“以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词”,这些基础不应该再说了,这么高端的喝火令“赋、兴”应该要分清是什么意思,这句意思:“相见虽然很晚却感情如旧交一样,交往不是很密切但是缘分已经很深了。”作者先设了一个问题,引发思考,继而辅陈,词的起句最注重发端“结构句式、言语要工整、不能随意简化、更不能拼凑”,作者设了这个问题这里没有交代出来,就跟着作者的思路一块走。

二、承句:舞时歌处动人心。仄平平仄仄平平(七言律句。)结构:2221
    解析:这里先说一下什么叫“合语”:欢乐的、团聚的、等这类乐语,什么叫“离语”:分别、相隔、悲情的愁语。承句作者是根据起句“缘分”来叙大意“歌楼里的舞姿歌声令人心动。”古代才子夜晚的兴趣除了写诗填词就是沉醉于“歌楼里”,“动人心”用的太好了,看似是舞姿令作者心动不已,有一句这么说的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,是不是这样的呢。

三、上片重点:烟水数年魂梦,无处可追寻。(衬,应句)平仄仄平平仄,平仄仄平平。(六,五言律句)
结构:222212
   解析:作者上片衬句是根据承句“动人心”来叙的,
(1),“烟水”并列名词作喻:男女情事,
(2),衬句是根据承句引申来叙,什么叫引申:就是承句作者叙的是“动人心”,衬句也就是对承句“动人心”展开的陈叙,承句叙合语,衬句也应是叙合语不能转愁语或另造画面的,目的:衔接自然顺畅,不会给读者一种“非常突然”的感觉,大意:“几年前的情事令我魂牵梦绕”,
(3)对应句:应是对衬句的反衬来叙,什么叫反衬:一句话同时出现两种相反意义的词语,也叫“矛盾句法”有什么目的呢:词最忌粘滞,无转换的陈叙,“话说七分留三分”就是不让人看透你词中的意思,从而给人增加一种神秘的遐思,是不是这样的呢:“那些魂牵梦绕的往事也没有地方可以寻找到了”作者借助副词来转折把上片叙完。

喝火令上片技巧:
1,承句“合语”、衬句“合语”、对应句借助副词的“离语”。这叫上合,至于起句叙“合”、还是叙“离”或“中性语”都可以,关键是看布局,上片布的局是叙合,起句叙“合”或叙“中性语”当然最好,但是也可以“离语”起,承句来转“合语”也是符合词的精髓“语语转、字字折”更加能起到扑朔迷离的效果。注:(上结为什么是叙离语:对应句是衬句的反衬,衬句叙“合语”,对应句就是叙“离语”目的是为下片埋下伏笔的。)

四、下片起句:昨夜灯前见,重题汉上襟。(对仗)仄仄平平仄,平平仄仄平(五言律句)结构221221
    解析:起句中性语作者也是直接用了赋起手法(次仗):网上很多人在议论次仗不对仗是不对的,“昨夜”偏正名相对“重题”偏正名、“灯前”方位名相对“汉上”方位名、“见”动相对“襟”名化动,作动依据:古代皇帝的诏书是丝绸品制作的,绕成圈的读文时是要拉开的“襟”指:环绕。这幅画面作者也是根据上结“无处可追寻”先设问题“诏书”后展开来陈叙,大意:“昨天夜里(天黑至24点前)案桌的灯前又见到了皇上下的诏书。”作者高明之处句句留悬念让读者自己往下去寻找答案。

五、下片承句:便愁云雨又难禁。仄平平仄仄平平。结构:2212
    解析:这幅画面和上片承句“动人心”发生巨大转变,先看这句意思:“随之而来的愁苦人情世态反复无常,却又无可奈何。”这句是根据“汉上襟”来转叙,“汉上襟”里说了什么,作者终就一直在留有悬念,未肯道破天机,只有了解历史才能解开谜语的,黄庭坚历任县令至朝庭重臣,自己连救一位红颜知己都不能做到正是作者的愁苦,喝火令两句七言句重要在上叙合下叙离,有什么意义:这是词的章法上合下离的技巧。

六、晓也星稀,晓也月西沉。晓也雁行低度,仄仄平平,仄仄仄平平。仄仄仄平平仄,
    解析:(1)叠词:晓也:时令名词+副词的词组,“也”在这作加强叠词语气的作用,大意:“拂晓时分”整个三叠是围绕承句“又难禁”来的,让作者到底“惊”诣音“禁”了什么,天快亮执行皇上命令的时辰不多了,第一叠是第一拍来作基础“星稀”星儿少了,本词摊破的是名词:“星”,(喝火令摊破是:名词)。第二叠:第二拍在第一拍的基础上时间并列递进,月儿也沉下去了,第三叠:第三拍,是在第一第二拍的基础上加以承接来作递进“以物喻人”雁儿飞得很低(另说)。

七、“喝火令”词牌,乃孤体,没有其它参考版本,因为黄庭坚喝火令在词中蕴藏了大量的手法,让宋、元、明、三朝的才子不敢涉及,尊“黄庭坚的喝火令”为正格(收藏宋词辞典里),到了清朝,清代的才子和我们一样非常痴迷“喝火令”这词谱,又不敢按正格来填,弄了一款变格的“喝火令”玩起来了。三叠衬句作者是用“叠字摊破开句法。”这个牌子有一个非常独特之处:就是它的“摊破(开)句法”,使一个本可完整的句子,分几段表达,(第一拍,第二拍,第三拍)加强了其中所要表达的意味,也使词的节奏更加鲜明,也就是最后一句事先得准备一个“完整的六言律句”!然后把这个六言句摊开,叠成三句,前两句各取六言中的前二字,第三句取用其后四字。最后一句干脆利落,例:“星月雁行低度”。在节奏,意境上具有层层递进,让人回味不止,这个词牌不常见,宋词里唯有黄庭坚的一首喝火令留传了下来,实属遗憾,为什么遗憾,没了对比。

八、不会寄芳音。(结句也是对应句)作者内心无奈的写照。仄仄仄平平 结构:212
    解析:不会给我寄来佳人的音讯了,因为作者要押貌美女子到边塞去,再也见不到了。
故事讲完了要结的,黄庭坚结的看是词题“见晚情如旧”,但是不是这样的,“星月雁行低度”星月:表示夜晚,雁行低度:作喻:人像夜晚受惊的雁飞走了,当然不会有雁再寄来音信了,一气呵成。(双关语)。
喝火令下片技巧:
1,承句“离语”、三叠“离语”、下结借助副词的“离语”。这叫下离,至于下片起句叙“离”、还是叙“合”再这作者选用“中性语”来叙,也是一样行的,起句“合、离、中”都可以,关键是看布局,下片布的局是叙离,起句叙“合”或叙“中性语”也是可以的承句来转“离语”。

九、先说说三叠句:晓也星稀,晓也月西沉。晓也雁行低度,
三叠句中藏有一衬句:第一叠笫三字:星,第二叠笫三字:月,第三叠笫三,四,五,六字雁行低度,组成一句:六言句与上片六言句相衬。
三叠中六言衬句:“星月雁行低度”,应用了“摊破(开)句法”。

十、最后看看黄庭坚的衬应句是否工整:
烟水数年魂梦,(情语)无处可追寻。(情语)并列名词副词
星月雁行低度,(景语)不会寄芳音。(情语)并列名词副词
    这就是完美的衬应句,衬句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同,对应句: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反。喝火令有二仗了,衬应句在弄的像仗句是的,1,容易坏意,2,有堆彻的嫌疑,3,对偶句都只对上一两个词性OK了,衬应句也就不易讲究字字来对了,看的是造句的内容。
    如果摊破的是并列动词,并列形容词等,相对衬的句,每句第一字词性要相同,可以的,只摊破名词太窄了,易造成网上千篇一律,不符合词的特点:潇洒飘逸,所谓衬句要用并列名词吗,答案:不一定要用,因为衬句手法没要求非要是并列名词起。在这可以突破的:上衬句叙离,对应句叙合(一反一正),下衬句叙合,下对应句叙合。闺怨婉约词调特征:是以“离合或合离”来填的,不同于其它词调的特征。
十一、本词最大疑点在:“星月雁行低度”,是否有递进的作用,答案:肯定是有递进的作用,分析这句的意思。黄庭坚从深夜且直到快天亮都还不能入睡,在窗前看见星星稀少,月儿也开始沉下去了,深夜至天快亮这段的时间里,一般是见不到雁飞行的,只有一种可能,再这是用惊吓或受伤的雁喻:作者此时的心情和受伤雁是一样的。(怎就天快亮了)作者用了:并列递进+承接递进。
十二、大结句:喝火令有什么作用呢,很关键的:从语言艺术上来欣赏,喝火令不是直接来叙述,“情由景生”“景在情中”,这是一首结构精美工巧之作佳词。还是一首描写离情别苦的闺怨词“景为情设”。
黄庭坚的喝火令词题叫:“见晚情如旧”写给北宋歌妓:谢才英。注:
(1)一正一反指:上承句叙合、上衬句叙合、上对应句叙离,下承句叙离、下衬句叙离、下对应句叙离。(2)一反一正指:上承句叙离、上衬句叙离、上对应句叙合、下承句叙下衬句叙合,下对应句叙合。


鲜花(6783) 鸡蛋(4)
发表于 2024-1-10 11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江上飞鸿 发表于 2024-1-10 11:15
喝火令词牌的写作要求
    喝火令这个词牌范词中最全面的总结出十二字:“二仗一叠三枪一破一衬一应”, ...

嗯嗯,认真学习了,谢谢飞红分享~~~
鲜花(1762) 鸡蛋(0)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1-10 11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GMT+8, 2024-6-7 06:46 , Processed in 0.065570 second(s), 23 queries , Gzip On, Redis On.
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